MPA讲坛|| 蔺汉杰教授:易经智慧与公共管理

发布者:管理学院发布时间:2025-08-25浏览次数:12

        为深化MPA研究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公共管理实践融合路径的认知,716日西北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邀请蔺汉杰教授作题为“易经智慧与公共管理” 专题讲座。本次讲座由何迎朝副院长主持,专业教师及全体2024MPA研究生120人参加。

讲座中,蔺汉杰教授从三个维度层层深入,解码《易经》的思想体系:以 “知术欲圆” 阐释卦爻辞中蕴含的自然哲学法则,揭示其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;以 “行旨须直” 解读彖象辞彰显的人文关怀,展现古人 “民为邦本” 的治理初心;以 “弘道求是” 强调求知与实践的价值坐标,凸显正道直行的行为准则。在梳理《易经》三千年发展脉络时,他生动还原了从伏羲氏 “一画开天” 创制八卦、奠定阴阳乾坤宇宙观,到周文王演卦作辞完善《周易》体系,再到孔子作《易传》将其升华为哲学经典的历史进程。同时援引朱熹 “不诚不占、不疑不占、不义不占” 的 “三不占” 原则,深入浅出解析卦辞、爻辞的文化内涵,让在场学子直观感受到这部古老典籍跨越时空的思想力量。

传统文化与现代治理的深度对话是本次讲座的核心亮点。蔺汉杰教授引导学子们聚焦实践转化,如何从《易经》的自然规律认知中提炼系统思维,从其人文关怀精神中涵养为民情怀,将 “为党为国为民” 的价值追求融入政策制定、公共服务等具体实践。他寄语全体同学:当以谦逊之心传承文化精髓,以担当之姿践行公共责任,让传统文化智慧成为推动治理创新的 “源头活水”,在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征程中彰显使命担当。

此次讲座拓宽了MPA研究生的学术视野,深刻领会到古老《易经》智慧对现代公共管理实践的独特启发价值。通过对《易经》的学习,不仅加深了对公共管理专业人文精神内核的理解,更有效激发了投身公共事业、服务社会民生的内在热情与责任感。


撰稿人:杜怀玉

审稿人:何迎朝